当前位置:首页>铸造工艺

冠军揭晓 | 第三届全国“适创杯”压铸模具设计大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智铸超云 发表于2025/8/25 14:16:09 适创杯模具设计大赛总决赛

8月22日,第三届全国“适创杯”模具设计挑战赛总决赛圆满落幕!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层层选拔,最终有小吨位组5支队伍、大吨位组6支队伍晋级决赛,在总决赛现场进行了精彩的展示答辩,交出了亮眼答卷!

点击查看活动相关视频

大赛中,各位领导对大赛的成功举办寄予了深度厚望;行业专家们发表了高屋建瓴的前沿报告;各位选手展示出了超高的专业水平和创新热情!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秦珂莅临总决赛现场,并在开幕式中发言致辞。秦秘书长结合本届大赛“融智聚惠•铸创新章”的主题指出,大赛体现了以技术工艺聚合产业资源,用数字技术驱动产业变革,以数字制造、虚拟制造、虚拟现实制造服务,实现多维度数字化、智能化跨越的主旨,并对大赛持续为模具人驾驭成形新时代做出努力与贡献寄予了厚望。

01 标准发布

本届大赛在传承前两届专业精神的基础上,带来了两大颠覆性升级,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升级在于,适创科技正在国家标准政策的指引下,牵头制定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标准T/CDMIA:压铸及模具企业压铸工艺设计及仿真能力评价方法

这标志着大赛从单纯的竞技平台,跃升为依据专业标准来筛选顶尖工程师人才及推广高要求设计生产标准的先锋阵地。

02 选手风采

为贴合不同技术方向的人才特点与实际项目需求,本届大赛的另一创新亮点在于首次采用双吨位赛道并行机制。众多实力强劲的一线企业工程师都在百忙之中加入了参赛的行列,凭借出色的实力角逐冠军。

大吨位组

智控领航队 队伍编号:SCB3035

智控领航队的整体设计核心在于平衡强度、寿命、效率与成本,其作品从结构、温控系统、材料、智能化四大维度系统规划。在结构设计上以刚性与稳定性优先,在易冲蚀部位以抗损耐用材料为基础,结合模流分析,动态调整结构设计,精准控温,同时平衡成本和效率,增加减重槽,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凌云队 队伍编号:SCB3047

凌云队从模具寿命、压铸生产制作成本、产品良率等综合因素考虑,进行浇排方案优化设计。根据模流分析和压铸参数表调整渣包和优化流道,使最高气体含量降低至16.52%(在标准范围20%以下),充填温度维持在620℃左右,缩孔缩松风险也明显降低。

钢铁艺术队 队伍编号:SCB3056

钢铁艺术队针对电控箱的漏气风险、卷气和温度异常以及粘模拉伤预防等设计难点,设计了比较全面的浇排方案。整体设计采用梳状流道与钳形浇道结合的方式,顺壁厚填充,流道兼顾重点部位,工艺范围宽;结构紧凑,既能保证模具强度,也能有效节省模具材料使用成本;浇口套采取井式冷却,从传统的圆结构改为局部加料结构,改善了浇口套转角温度,有效节省了冷却时间,提升了压铸效率。

懿创之星队 队伍编号:SCB3074

懿创之星队在模具设计中通过对产品壁厚与模流热节、缩孔的分析,对产品壁厚进行减料与优化;在产品加工面增加网纹从而改善产品表面加工后的气孔问题;同时,增加冷却及挤压销以解决产品壁厚相对较厚区域的缩孔缩松风险。通过合理的设计使模具结构更加简单,生产更具标准化和通用化。

HT-雄鹰队 队伍编号:SCB3084

HT-雄鹰队基于对产品各工序的可制造性和产品的风险点的识别分析,并借助智铸超云模拟软件进行快速验证,确定了模具设计及工艺路线,减少了真空压铸模具漏气风险,降低了模具成本,采用局部挤压方案减少了缩孔风险等,确保了产品质量。

雷霆队 队伍编号:SCB3087

雷霆队通过模流分析对模具的浇排设计和冷却系统进行优化,减少了模具冲蚀拉模和铸件气孔、缩孔、冷隔等问题的发生,使模具结构更加简单,前期投入和后期维修成本低,延长了模具寿命,实现降本增效。

小吨位组

大象队 队伍编号:SCB3020

大象队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基础上,在模具细节上做足功夫,设计双螺旋冷却水路、3D打印内冷镶件、增加排水防尘、增加快换机构等,既保证了品质,也方便生产维护,使工艺出品率达到64.9%,有利于长期稳定生产。

先锋队 队伍编号:SCB3030

先锋队的设计思路围绕三大核心目标推进:以模具结构简化为基础,提升模具稳定性与耐用性;以产品成型优化为核心,采用独特的进浇方式;以加工成本最小化为导向,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实现整体成本的高效控制,最终完成这套兼具实用性与经济性的模具方案。

砺锋队 队伍编号:SCB3069

砺锋队对产品结构进行了细致分析,重点针对产品变形风险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调节模温平衡与修改产品分型,有效保证了产品尺寸。同时,对易损件设计快换结构,减短了模具后期的保养维护成本。

模力四射队 队伍编号:SCB3071

模力四射队针对产品外观及加工要求,合理布局浇排,在模具设计方案中采用了下抽芯预抽机构、定模隧道抽芯结构,3D打印镶件运水结构,在创新结构下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保证了制造的可行性。整体模具结构简单,方便保养维修,模具制造和维修成本低。

朝阳之光队 队伍编号:SCB3096

朝阳之光队针对产品是薄壁件,外观要求较高的特点,采用-体料缸与抽真空组合,减少空气阻力与气体含量,以及增加加热系统,从而提升模温,增加铝液的流动性,确保了产品的成型与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合格率。

03 专家报告

大会中,多位专家从各自研究视角出发,针对压铸领域前沿技术和探索实践,发表了深度报告。

秦珂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秦珂秘书长以《探究 融聚 驾驭成形新时代》为题,围绕模具行业发展、政策环境与未来趋势进行了系统阐述。秦秘书长指出,模具作为“工业的放大器”,在支撑零部件创新、产业升级和消费品质提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面临需求不足、结构转型等多重挑战。展望“十五五”时期模具行业的发展方向,秦秘书长强调,要将新质生产力、未来产业与模具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国际合作与标准引领,持续提升中国模具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影响力。

熊守美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教授

熊守美教授带来的报告主题为《压铸件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模具设计对策》。在报告中,熊教授详细介绍了压铸件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模具设计流程,雾化因子(J Factor)及压铸合金流体特征,以及压铸浇口及流道布置对压铸充填模式的影响,探讨了压铸流体的空化现象及模具冲蚀。

赵海东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赵海东教授在主题为《长流程AlSiMg合金压铸件组织与性能的研究》的演讲中,通过实验研究,系统分析了不同充型距离下压铸件的组织特征演变,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对提升一体化压铸件服役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王珵

吉林大学材料学院 教授

王珵教授团队专注先进轻合金设计制备、精准加工与改进、新材料开发与加工技术研究。基于团队研究成果,王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其团队在《新型耐蚀高强镁合金应用与高效成型》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新型高性能镁合金对实现关键材料自主生产,应对行业轻量化重大需求的重要意义。

04 冠军揭晓

选手们专业的设计作品和精彩的现场答辩,展现了行业人才的超高水准。

经过专家们的细致评审,最终,来自广东文灿铸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佛山市和阳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凌云队”和来自东莞鸿图金属压铸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梧州市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的“模力四射队”,在作品中展现了全面的设计能力,赢得了专家评审们的一致认可,评分位列各自分组第一,分别荣获大吨位组与小吨位组冠军

专家评语

大吨位组-凌云队

通过多版方案的模拟对比,选取最优解。产品填充行程最短,填充顺畅,降低产品卷气风险。末端挤压销的使用,有效改善产品内部缩松缩孔。通过热电偶的监控,及时了解模具温度变化,更有针对性的调节模温平衡,提高产品生产稳定性。

小吨位组-模力四射队

产品的细节改善较详细,有利于后期的风险规避,模具紧凑,压铸机吨位小,经济性好。采用滑块顶出,预防产品变形,保证产品尺寸精度,运用抽真空排气,有效保证产品卷气风险,提升产品质量。

专家评审团

第三届全国“适创杯”模具设计大赛

获奖队伍风采展示

小吨位组

■ 冠军 ■

模力四射队

东莞鸿图金属压铸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梧州市鸿图精密压铸有限公司

■ 亚军 ■

砺锋队

东莞市弘禾伟模具有限公司

■ 季军 ■

大象队

郑州日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优胜奖 ■

先锋队

顺景园精密铸造(深圳)有限公司

朝阳之光队

上海弘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大吨位组

■ 冠军 ■

凌云队

广东文灿铸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佛山市和阳精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亚军 ■

HT-雄鹰队

广东鸿图(南通)模具有限公司

■ 季军 ■

钢铁艺术队

重庆东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优胜奖 ■

智控领航队

辰致(重庆)轻量化科技有限公司

懿创之星队

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

雷霆队

珠海市润星泰电器有限公司

站在决赛舞台上的选手们,用智慧和汗水,诠释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我们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参赛选手在紧张的赛程中不断突破自我、快速成长——这正是适创科技坚持办赛的最大动力与意义。

作为一家深耕压铸与模具数字化软件的企业,适创科技始终认为“人才”“技术”是推动行业进步的两大关键因素。未来,适创科技将继续坚守初心,深耕细作,笃行致远,为技术攻坚、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贡献力量,推动我国模具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回页顶部